跳到主要內容

當量(克當量)

看了半天,遇到題目還是掛掉

當量(符號為:eq 或Eq),有時又稱為摩爾當量、克當量,是一個在化學生物科學中使用的單位,用於表示物質的量。 當量正式定義為一個物質的量,它可以是:
  • 在一個酸鹼反應中與1 mol氫離子(H+)反應或提供1 mol氫離子;
  • 在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與一摩爾電子反應或提供1 mol電子。
一物質含一當量所需要的質量,稱為此物質之當量重。
分別來說,首先,以酸鹼中和反應為第一例:一摩爾的H2SO4為兩當量,因為它在反應中提供兩摩爾的氫離子。它的當量重(49.04)為它的分子量(98.07)的一半。
其次,以KMnO4的氧化還原為第二例:當KMnO4被用以氧化足量As4O6時,一摩爾的KMnO4為五當量。這是因為一摩爾的KMnO4與5 mol電子反應,使得Mn的氧化數從+7轉換為+2。[1]
當量在歷史上也被定義為:一個物質能與一克、或八克、或35.5克反應的質量。在實際使用中,物質的當量也可以使用更小的單位,例如,毫當量(mEq或meq),微當量(uEq或ueq)。1 Eq = 1000 mEq,1 mEq = 1000 μEq.

記一下   碳3      氫1     氧8         當然你現在也知道了  (重量除價數  來的)
http://blog.udn.com/fflyy923/18192680
實際做題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亞佛加厥常數的由來

亞佛加厥常數並不是由亞佛加厥本人所提出來的,當然亞佛加厥本人對於所謂的亞佛加厥數並非一無所知,因為亞佛加厥當時還沒有莫耳的概念,亞佛加厥是在1811年提出所謂的亞佛加厥假說,在假說中只提及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個數,至於這個數到底是多少,他也不知道。  1911年的密立根油滴實驗測出每個電子的帶電量為1.6x10^-19,方可據以計算出一個較準確的亞佛加厥常數。  利用電鍍法得知生成一公克的銅原子所需的電量為3037庫侖,己知銅的原子量為63.5,每個銅離子帶二個單位正電,則可據以推算出每莫耳銅原子的個數〈即亞佛加厥常數〉  Cu2+ + 2e- → Cu  3037 / 1.6x10^-19 = 1.898x10^22  1.898x10^22 / 2 x 63.5 = 6.026 x 10^23 

飛虎隊張謙:全面解析所謂“四大發明”神話的謊言

這一篇很長喔 耐心看 有必要時,自己去查資料 https://blog.boxun.com/hero/feihuduiwenji/ http://blog.bnn.co/hero/feihuduiwenji/6_1.shtml 這篇文章是在《所謂四大發明的無稽之談》(發表於2003年8月20日)《再談四大發明的神話完全是一種虛假宣傳》(發表於2003年8月29日)《從頭審視所謂四大發明等說法的種種謬誤》(發表於2004年4月25日)等三篇文章的基礎上重新撰寫而成,針對歷年來各種批評,根據近年來所掌握的新資料,增加了大量的新內容,和解答,使其更加翔實,細緻,全面,邏輯上更加嚴密,論證更為完整。 引言 一。火藥 二。印刷術 三。指南針 四。紙 結語 參考文獻    ──────────────────────────── 引言    還在我讀書的時候,我就對所謂“四大發明”的神話及諸如此類的自吹自擂感到很不以為然∶這些膚淺的,感性認識的東西怎麼能算得上是什麼“偉大發明”?這些東西的技術含量接近於零,充其量只能算是某種“發現”而已,最多也不過就是某種技術雛形,而這樣的“發明”,技術雛形,其他國家民族很多都有,你怎麼能貪天之功地將其都算在自己頭上?而且,它們跟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印刷術,火炸藥,羅盤,造紙術,在技術含量上,所運用的科學理論深度及智力活動水平上的差距無異於猴子與人之間的差距,而其中現代印刷術,現代火藥跟中國宣稱的所謂“四大發明”根本就是性質不同的兩種產物,並沒有任何繼承關係,你怎麼能偷樑換柱地將其算作是自己的“發明”?    其實,說這些東西是屬於我們中國人所作出來的“偉大發明”只不過是王婆賣瓜式的自吹和欺人,這種自欺欺人的說法甚至都不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出面搞出來的,而是李約瑟這個中國官方廉價僱傭的槍手搞出來給我們偽充面子的。    因為近現代所有文明成果,都是西方創造的,中國人在這個事實面前深感自卑,但是又不願意或者無力奮起直追去創造出自己的成就來貢獻給人類,所以只好通過虛假編造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意淫需求,但是西方文明這幾百年來的成就全世界眼睛都看的清清楚楚,想造假吹噓成是自己的功勞不可能,於是中國人就把造假吹牛的方向放在古代...